兆每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46章 启程,贝利亚兹尼基!,重生:我的投机岁月,兆每,同志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听完亚历克的话,李清仿佛迷失了自我角色。

毕竟,在亚历克口中,他就像是一位携带着生活物资疾驰向贝利亚兹尼基的救赎者。

但他似乎...是来经商的吧?

想了想,李清渐渐理解了亚历克的视角。

作为饱受困苦的国家的民众,苏联人天生有种崇尚艰难的民族情感。

这也是为何苏联摇摇欲坠,国内局势动荡,但大部分苏联人仍能坚韧生存的原因。

想到这里,李清对苏联人民产生了敬意和惋惜。

敬佩他们的乐观和豁达,面对困境。

遗憾的是,他们的国度因种种变故,陷入了如今的困境。

相比之下,李庆身为华夏人,更深切体会到祖国的强盛:

同样是历经战乱,华夏只用了三四十年,一代人付出三代人的牺牲,承受三代人的艰辛,换来了国家翻天覆地的变革!

然而,在感叹之余,李庆并未忘记自己的使命。

用过餐后,亚历科夫早已预订好旅馆。

休息一夜,次日,二人径直前往别列兹尼基。

...

次日清晨,二人抵达莫斯科机场。

购买了飞往别列兹尼基的机票,李庆看着票价,不由得心生惋惜。

这笔钱在苏联国内往返一次,足够他从京师直飞莫斯科五趟了!

这也证实了亚历科夫提到的油价高昂的事实。

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飞行,他们终于降临别列兹尼基!

趁着飞机降落前,李庆俯瞰这座久闻其名的城市。

最先吸引眼球的,是城市四周星罗棋布的黑色斑点——那是采矿遗留的矿坑。

接着,是城内一座座直插云霄的烟囱——它们曾见证过工业的繁荣,可惜如今已无一冒烟。

"达拉汽车厂在何处?"

李庆询问。

亚历科夫趴在窗边,仔细搜索一番,然后指向下方一处:

"应该就是那里了。"

李庆顺着亚历科夫的手指望去,只见一个小型城镇坐落在离别列兹尼基约二十公里的平原上。

达拉镇显然是围绕中央一片矩形建筑群而建。而那核心的建筑群,无疑就是达拉汽车厂。

待李庆大致了解情况,飞机平稳降落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穿成小夫郎,被村霸猎户扛回家

瓜皮儿

掌握太阳的我,却是个武神

茶杯仙人

我,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

天下第一白